一、一体推进“三不”、实现“三促”的辩证关系
“三不”的基本要素是“不敢、不能、不想”,“三促”的基本要素是“促改、促建、促治”,教育不想腐、监督不能腐、惩处不敢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不敢”是前提,“不能”是关键,“不想”是根本,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三个阶段的划分,也不是三个阶段的割裂。打通三者的联系,在严厉惩治腐败、形成震慑的同时,扎牢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党性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将正风肃纪反腐败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用好“四种形态”,综合发挥惩治震慑、惩诫挽救、教育警醒等功效,一体推进“三不 ”,实现“三促”。
二、强化政治监督,一体推进“三不 ”,实现“三促”。
推动政治监督常态化具体化。牢牢把握“两个维护”这个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彻监督全过程和各方面,始终保持政治监督的正确方向,推动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重点监督领导班子及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督促领导干部发挥示范作用,形成“头雁”效应。紧盯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派、两面人,偏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等,切实做到见人、见事、见因、见责、见处置结果、见整改落实。制定《政治监督重点任务清单》、《梳理问题清单》,实行定期监督检查,定期分析报告。健全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建立政治生态评估档案。改进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体系,细化政治监督考核指标,强化压力传导,增强政治监督的实效性。营造“不敢腐”的政治氛围,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笼子,提升“不想腐”的行动自觉。
三、细化日常监督,一体推进“三不 ”,实现“三促”。
着力转变监督方式方法。由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转变,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破熟难题,提高日常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由结果监督向过程监督转变,以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过程构筑一体推进“三不”防线,标本兼治。由粗放监督向精准监督转变,把精准思维贯穿日常监督全过程、各环节,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把握政策、精准作出处置。由关门监督向开门监督转变,既要坚持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协调衔接、纪检监察监督同各类监督体系有效贯通,又要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展监督。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将“一把手”作为开展日常监督、专项督查的重点,让“一把手”时刻感受到监督的压力。上级“一把手”必须抓好下级“一把手”的监督,同下级“一把手”定期开展监督谈话,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进行批评教育,对存在轻微违纪问题的及时予以诫勉。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的相互监督,发挥领导班子近距离常态化监督优势,提高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强化选人用人的组织把关,落实干部考察考核制度,严格“凡提四必”程序,全面考察干部。动态更新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
派驻纪检监察组参加或列席被监督单位召开的党委(党组)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会议,对党委(党组)贯彻落实党章常规党纪、执行“三重一大”等情况进行近距离监督。建立健全与被监督单位党委(党组)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被监督单位组织人事、机关党委等部门的信息互通,与驻在部门党委(党组)共同探索加强对驻在部门内设纪检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通过巡视巡察、派驻监督、审计监督、财务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等手段和群众反映、信访举报、审查调查等途径,加强对人事招聘人员、财务管理人员、政府采购人员、工程管理人员、招生管理人员和食堂管理人员等重点人群的监督,拉出问题清单、制定岗位风险防控负面清单等纳入监督管理体系。通过聚焦行业系统对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落实情况,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等问题,监督完善制度,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提高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能力。
四、深化以案促改,一体推进“三不 ”,实现“三促”。
目前,“三不”一体推进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提升结合不够。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联系不够紧密,制度废改立不到位、执行不力,以案促改不彻底、以案促治不深入、以案促建不系统。坚持查纠并重、推进以案促改,提高站位、查清病情,强化举措、对症下药。坚持督建并举、推进以案促建,完善制度体系,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督查督办。坚持防治并行,推进以案促,坚持用政治“体检”引领案件查办方向,把办案、整改、警示、治理一体推进、贯通落实,注重发现监督体制机制的薄弱环节和制度漏洞。用好谈话利器,凝聚不想腐的共识,开展廉洁教育,强化不想腐的自觉。通过自身“免疫力”、让人不想腐,强化警示教育、让人不取腐,严格制度规范、让人不能腐。
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加大对严重违法违纪案件的通报曝光力度,用典型案件公开曝光方式,持续传导压力。分级分类开展警示教育,以案明纪、以案说法,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强化督促整改,针对违纪违法案件和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健全制度,形成规范的长效机制。强化权力运动监督机制,推动领导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尽职尽责,维护制度权威,保障制度执行。做实做细处分决定宣布工作,推进处分决定“一张纸”深化为警示教育“一党课”。
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把故意和过失、因私和因公、违规和试错等区分开来,对属于个人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的严肃处理,属思想认识问题的加强教育,属工作方式方法问题的及时提醒帮助,属推进改革和推动工作中的失误错误及无意过失的减责免责、容错纠错,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做好对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干部及时澄清正名,旗帜鲜明为担当作为干部撑腰鼓励。开展常态化跟踪回访,加强对受过处分的干部跟踪回访和思想政治工作,鼓励其从“有错”到“有为”的转变,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五、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体推进“三不 ”,实现“三促”。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方法自觉开展理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办案能力,熟炼掌握《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察机关监督执法工作规定》等工作程序,精准使用《纪律处分条例》《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定性标准,灵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问责追责,倒逼主责单位党委(党组)及“一把手”等班子成员从“不得不”到“不能不”再到“不由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落地落实。
编辑:管理员
版权所有:省纪委监委驻教育厅纪检监察组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陕西街26号 邮编:610041 ICP备案编号: 蜀ICP备05006273号-1 技术支持: 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四川省电化教育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