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巴中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体育局纪检监察组紧紧围绕市纪委四届五次全会“监督质效提升年”部署,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凝聚,目标向质效提升,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以强有力的执纪监督,确保监督质效明显提升。
一、精准职责定位,两责贯通聚合力。驻市教育和体育局纪检监察组立足于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强化“两个责任”贯通联动、无缝衔接,督促党组主动履行好主体责任和党内全面监督责任,凝聚监督合力。一是建立“三单三制”监督机制。驻局纪检监察组以向班子成员发放“分管领域问题清单”的反馈机制;以向部门反馈“监督检查问题清单”的预警机制;以“建立负面清单”的追责机制。共向被监督部门发放问题清单7份,处分教师10人、追究师德16人,发送《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2份。二是健全沟通会商机制。督促4个部门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和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纪检组派员反馈各部门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书面建议意见,同共会商分管领域廉洁风险点位,部门党组对建议意见均予以采纳,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班子成员分工进一步增添措施,工作落地落实,共发放“提醒函”8份。三是强化决策过程监督。为从源头降低廉洁风险,强化决策过程监督,防范决策违法违纪。参加4个部门党组会和行政办公会等40余次,否决议题5项,确保决策依纪依法。四是健全力量整合机制。为提高监督效率,发挥部门业务政策和情况熟悉的实际,在监督检查中邀请被监督单位分管领导及科(部)室负责人参加,既督促主体责任履行,又相互协作,共同提高监督实效。今年共邀请部门共同参与监督2轮10次,发现问题35件。
二、突出专项整治,重点监督强实效。按照市纪委监委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统一部署,坚持市、区(县)上下联动,重拳出击,查处了一系列典型案件,与市教体局党组联合通报曝光2期10件典型案例,形成震慑。一是以查处午间托管典型案件为重点,引导托管(培训)机构规范发展。驻市教育和体育局纪检监察组督促局党组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两责”联动,明察暗访,查处了一系列以午间托管为名违规组织培训、违法经营、在职教师违规参与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案件,发现问题81个,移交问题线索24起,处分参与托管培训在职教师21人。二是以整治克扣、套取食堂资金为重点,严格学校食堂规范管理。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分两轮共抽查30多所学校食堂,重点整治在学校食堂管理中不担当、不作为,卫生安全和食堂财务管理混乱,挤占、克扣、挪用食堂资金等侵害了学生利益的突出问题,发现问题94个,处分7人,组织处理45人。健全学校食堂管理长效机制,力求办成民生食堂、节俭食堂、安全食堂和廉洁食堂。
三、做细日常监督,常态监督强约束。一是强化政治监督。始终把政治监督放在首位,抓好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疫情防控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重点监督疫情防控、“六保六稳”、脱贫攻坚帮扶措施落实。二是持续正风肃纪。密切关注“四风”新动向、新表现,紧盯关键节点、薄弱环节,及时提醒过节纪律要求、严禁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等,开展“四风”问题整治,在节日期间向4个部门及其直属17个单位推送廉政短信4条。三是抓疫情防控监督。把疫情防控作为监督的重中之重,紧盯防控责任、措施落实,物资管理使用,重点人员排查统计等,督促主体责任落实。开展直属学校复学复课后防控专项督查3次,发现突出问题6个,及时责成整改到位,提出意见建议5条,批评教育6人、提醒谈话2人、书面检讨1人。四是强化巡视巡察整改监督。强化巡视巡察整改监督,督促市教育体育局加快对“两馆一园”、学校安全等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目前,对巡察发现的市总工会6个方面12个问题、团市委7个方面12个问题、市高级中学7个方面26个问题,建立台账,实行“月报告”制度,细化措施60余条,修订完善制度20余个。五是抓好干部日常监督。常态提醒谈话,对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含监察对象)谈心谈话和提醒谈话共计62人(次);更新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廉政档案130份;出具廉政意见31人,把好选人用人廉洁关;对新任9名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在上任前念好“紧箍咒”。六是抓好廉政宣传教育。组织学习《政务处分法》;报送的信息有15篇被市纪委网站采用、12篇被省纪委驻教育厅纪检监察组网站采用,4篇分别被《廉洁四川》《巴中廉播》微信公众号等采用,3篇分别被《法制日报》《四川民生》《巴中广播电视报》刊发,营造廉政舆论氛围。
编辑:管理员